什麼是「家庭教育」呢?首先,關於「家庭」的種種想法,一直隨著時代與社會的變化,對人們也產生不同的內涵。就動保領域而言,許多時候強調「飼主責任」的重要,跟突顯「同伴動物在家中的地位或份量」之重要,是互相支持、互相襯托的。
既然何謂「家庭」,人人各有說法,如此也可以想見,「家庭教育」一詞也存在多種解釋。根據教育部於民國99年5月19日公佈的「家庭教育法」第二條,「家庭教育」是指「具有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,其範圍如下:一、親職教育。二、子職教育。三、性別教育。四、婚姻教育。五、倫理教育。六、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。七、其他家庭教育事項。」而這只是目前可見對於家庭教育的種種定義之一而已。
就動物與人關係的角度來看,越來越多人將同伴動物視為家庭成員,而家人之間對待動物的方式很可能會彼此影響。有些例子是成年子女將貓或狗帶回家飼養後,讓原本反對飼養動物的父母了解到,跟動物在一起的生活並不同於他們原來的想像。除了飼養同伴動物,在家庭關係中,還有許多遭遇動物的情況,像是親子出遊、消費購物、飲食用餐等等,都可能激發人們思考或學習動物與人的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