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同學都有被狗追、被狗咬的經驗,要如何避免衝突、保護自己呢?首先要了解狗兒的習性和行為語言,不要誤踩地雷。台北YMCA唭哩岸會館第二次邀約,這次特別還邀請講師周瑾珊(關懷生命協會專案主任)、飼主張小姐,帶著狗兒單單一起來上課,帶給同學們不同的體驗收穫,以及更多和狗狗互動的知識。
【錄音摘要】-羅雅玲:把動物駭進你心中
在雅玲老師年輕時因流浪到家中的狗狗,改變了本來開設美容公司的青春歲月,狗兒引導她開始接觸流浪動物的議題,狗狗離世後,因著處理狗兒的遺物,而與動保人士的接觸,雅玲老師跟隨愛媽的腳步開始持續半年多的街頭餵養工作,從而考取教職,投入到動保扎根的教育的志業中。雖然雅玲老師的教職生涯中轉換過不少的學校,但無論在哪裡都會設法把動保教育內容與理念「置入」於所教授的課程當中,如輔導課、家政課、綜合活動課……,也像宣教士般逢到機會就講,因此每到一個學校就影響了那個學校的師生與長官。雅玲老師還常常帶孩子進入收容所,看見孩子的改變,甚至在與區公所的合作案中,進而影響黃意惠老師帶領學生製作繪本《淡水三隻狗》,留下美好的生命禮物,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雅玲老師吧!
【錄音摘要】《派特的幸福札記》龍緣之專訪
人與非人動物的和諧共存,是否僅是烏托邦幻想?本集來賓是一位學者、書寫者,也是行動者。龍緣之遊歷多國,在看似最佳實踐的歐洲,她發現了不同的動物保護觀念間的巨大差異。透過十多年來在世界各地的動物倡議和研究經歷,以及草根團體的參與經驗和學術研究,她反省著,這些各地的動保故事將如何呼應台灣的現況?在日漸多元的行動模式下,動物與人的和諧互動又是否真的能實現呢?千萬別錯過本次的《派特的幸福札記》。
【校園宣導】台北五常國中 從關心毛小孩到更多動物
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五常國中,每周五都有豐富的社團活動,例如運動、舞蹈、家政、環保、藝文等,讓同學們自由參加。「毛小孩守護社」是一個特別規劃的新社團,剛上完一學期的課,並於2022年9月向關懷生命協會邀約,由講師蔡育琳擔任第二學期的指導老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