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生動物保育向來是值得重視的議題,近幾年國際間野生動物盜獵與走私問題屢見不鮮:因中國經濟市場崛起而受盜獵和走私威脅的臺灣原生種,如食蛇龜或穿山甲;因獲利可觀的象牙產製品而被獵殺的大象;因迷信偏方而入藥的犀牛角、穿山甲鱗片和虎骨等,有多少原本在野外生活的動物因利害關係而丟失了性命?

  繼2013年台灣雲豹被專家證實已從台灣滅絕後,台灣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就剩石虎了;然而,人為的開發與濫墾濫伐,導致的「棲地破碎化」問題正威脅著石虎的族群,石虎會不會是下一個「台灣雲豹」呢?

  野生動物的存續,除了盜獵走私及棲地破壞等問題,人工飼養、繁殖及休閒娛樂等人為利用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素;野生動物在被飼養及棄養之後,又會造成什麼問題?早期人們因商業利益考量而引進的福壽螺即為一例,沒有經濟價值後的隨意棄置,造成農作物的損害,其所帶來的寄生蟲和外來病菌亦對生態造成威脅;其餘不乏人們因新奇有趣、一時衝動所飼養的綠鬣蜥、巴西龜;甚至是今年在土城市區被發現的浣熊等等,這些原本應該悠遊於山林河海的動物,真的適合進入人類的生活環境嗎?當這些野生動物以各種形式充斥於我們的生活之中,對牠們、對我們、對生態將有甚麼影響?

  隨著瀕危野生動物數量的增加,尊重生命及環境維護在學童教育中越趨顯得刻不容緩,希望透過教育,讓小朋友明白野生動物的處境,在關心野生動物之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,進而產生對大自然環境的責任感,做出正確的抉擇,並瞭解拒吃拒買拒養野生動物及保護動物的家之意義。

簡章下載 (pdf檔)

簡章下載(word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