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市西區志航國小 5年1班
彭聿晞
人聲鼎沸的紐約街頭,如今變得鴉雀無聲,取而代之的是蟲鳴鳥叫交織而成的協奏曲;引人入勝的塞納河碼頭,現今空無一人,只見鴨子在靜謐的街道上漫遊。由於疫情蔓延,人們的行動受到限制,反而讓動物的生活有了全新的樣貌。
受到疫情的影響,人們被禁足,在遊客銳減的日子裡,墾丁出現鯨鯊的蹤跡,長鬃山羊、藍腹鷴的珍貴身影也現身於桃山瀑布的森林步道。寂靜的倫敦街頭,狐狸漫步於高樓林立的街道上,悠閒自適的欣賞難得一見的景象;在法國著名的旅遊勝地科西嘉島,天空灑落一絲絲的金黃,海獅悠閒地躺在港口凝視著夕陽;西班牙門可羅雀的街上,棕熊自在的上街散步,享受幸福的時光。大自然少了人類的干擾,在疫情下,生態反而更加復甦。
熱愛動物的我,從小即央求父母能夠准許我擁有一隻寵物,但父母總是告訴我:「如果我們不能全心全意的照顧牠們,養了,最後也會危害到動物。」因此我總是觀看各種動物的影片望梅止渴,滿足我的願望。這次疫情中,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生活習慣改變了,全球的航運班次減少了以後,少了船隻噪音的干擾,鯨魚們的溝通沒有阻礙,甚至發展出新的溝通方式;少了遊客嬉笑聲的海灘,讓母海龜能不受人類打擾,在寂靜的海灘上產卵,讓築巢成功率大大提升;人類降低了在海邊的活動,讓黑腳企鵝增加了捕食次數,小企鵝的食物更加的豐沛了,也因此讓它們的存活率提升。疫情的衝擊威脅了人類的生存,也減緩了人類活動的步調,卻讓地球獲得了一絲喘息的空間,疫情下的動物,少了人們的叨擾,生活更怡然自得,蓬勃的生機也處處綻放。
一直以來,我們始終期望能為面臨危機的動物們做些什麼,疫情之後,我才發現,人們對於大自然的干預越少,動物們越能擁有安全自適的生活。有人提出減少海上交通,每年關閉沙灘數日的想法,我認為每年逐步降低人類的活動,由世界地球日關燈一小時出發,針對不同動物受到的影響,擬定降低人類干擾的做法,是對於動物保育的一個新的方向。
讓我們重新思考暫停的意義,讓動物們尋回原本的生活樣貌;讓我們共同減少干擾的活動,讓動物們走向最初的生存環境;讓我們一起與動物和諧共處,創造疫情下最美的風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