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錄音摘要】南門口都市生態觀察行動——山夢嫻

曾經專職生態觀察的山夢嫻,因為台北植物園的綠繡眼幼鳥不見的事件,進而關注到都市生態學,擁有超過十年在都市觀察人與動物互動的豐富經驗,使得她對都市中人與動物的關係,產生獨到且細膩的反思。

這一次,她以南海藝工作室課程設計師的身分,要和大家分享藝術如何介入社區? 以及這些年如何從社區凝聚在地單位,和工作室的夥伴姵潔、國語實小生態小尖兵的師生們,在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發展出南門口都市生態觀察行動,一起為教育帶來更多的可能性。

本次派特好友山夢嫻認為:「在高樓大廈林立的都市叢林裡,真的沒有自然嗎?其實自然並沒有遠離,只是我們需要找回與自然的連結而已,而藝術便是一個很好的媒介。」邀請聽眾們,一起來聽聽藝術如何帶來改變。

20221212 1 7e761

【講座報導】除了魚翅以外:台灣鯊魚與海洋的永續保育

台灣不只是島上生物多樣性豐富,就連四周的海域都得天獨厚,各大洋流、海岸的高低深淺,造就了複雜的海洋生態,許多被列入《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》(CITES)保護的軟骨魚類,也都在台灣近遠海現蹤。關於海洋保育,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莊守正教授已投入相關研究餘30年,是台灣少數且知名的鯨鯊專家。他豪邁地表示,講了一輩子的演講,相關議題完全難不倒他,但今天的主題卻讓他感到不小的壓力!「因為這是一個比較嚴肅的議題──海洋資源管理保育,要如何邁向永續?」

pexels emma li 10154784 b9d33

【講座報導】狐狸森林中的真相 原來皮草離生活那麼近

你知道皮草製品不是只限於貂皮大衣等奢侈品嗎?你知道剝取毛皮的最佳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哪一天嗎?你知道繪本《小狐狸的媽媽 媽媽的小狐狸》原本主角不是狐狸而是狗嗎?你知道皮草和COVID-19的關係嗎?在週日(11/13)上午,我們跟隨專職插畫家施暖暖與「動保龍捲風」粉專創辦人龍緣之一起走進無處不在的皮草世界,探索狐狸森林。

20221113皮草背心 adb5a

【講座報導】不只有語文之美 文學作品中隱藏的動物議題

「用文學取徑的動物研究有問題吧,根本不科學!」大眾對於文學與感性的連結,使得以文學介入動物保護議題時常顯得蒼白無力,似乎常被誤解為一廂情願的擬人化。這是長期於文學領域耕耘動保議題的黃宗慧、黃宗潔老師,不時被質疑與需要反覆回應的問題——文學,真的可以談動保嗎?
2022102601 b90c0